雅昌首页
求购单(0) 消息
马欣乐首页资讯资讯详细

【评论】万骏千骑收眼底 自铸新貌领风骚

2014-09-09 16:02:26 来源:艺术家提供作者:贾德江
A-A+

  据画史记载,画马专科,肇始六朝,盛于唐代,其时画马皆以形似为尚,名家辈出,各尽其妙,而以曹霸、韩干画名最着。二者画马有“画肉”、“画骨”之别,历来论者莫衷一是,岐义纷见。杜甫在《丹青引》中云:“韩干画肉不画骨,忍使骅骝气凋丧。”唐人张彦远在《历代名画记》中指责:“杜甫岂知画者,徒以干马肥大,逐有画肉之诮。”唐人顾云也说:“杜甫诗歌吟不足,可邻曹霸丹青曲,直言弟子韩干马,画马无骨但有肉,今日披图见笔迹,始知甫也真凡目。”综而论之,其“画肉”、“画骨”之争,或曰肥瘦之争,实乃形神之争。今人马欣乐画马,以水墨写意为之,取曹、韩两者之长,既以线为骨,笔力遒劲,又以墨为肉,痛快磊落。其线条飞动不拘,酣畅深沉,有粗犷生涩之姿而无轻浮流滑之弊;其用墨灵动润泽,浑厚华滋,墨中见笔,笔中透线,笔墨交融成趣而又各自分明,显示出有骨有肉的笔情与墨韵。

  长期受学院式的造型基础训练和传统笔墨的锤炼,加之旅居海外从艺多年,马欣乐不仅写实基本功扎实,也深谙传统绘画的理法,且对西方文化观念也了如指掌。正是那种来自传统笔墨的滋养和西画造型所铺垫的底子,使得他笔下的骏马建立在笔墨的最高形态上实现造型“以形写神”的最高要求。换句话说,即在“形”的约束下,写马之骨,亦写马之肉,更写马之神,体现出笔墨的自身价值和魅力。无疑,前辈大师徐悲鸿、黄胄的画马经验对他的影响至深,极大地启迪了马欣乐的创作思想趋向于更为狂放奔宕的画风。他欣赏徐悲鸿以西法改造写意马的不同凡响,他更钟情黄胄以速写的简括与中国画的意笔相结合的方式,谋求写意马表现的新途径。严格地说,马欣乐是继承两位大师的创作性一路走下来的。但他的最大特点正如徐悲鸿夫人廖静文所赞:“马欣乐画马富于动势,刚健有力,墨色酣畅又刚柔相济,栩栩如生。”

  回望徐悲鸿之马,多画单马或双马,以静态居多,时有奔马,筋张骨壮,以结构取胜;黄胄画马,或送草原儿女奔驰上学,相依相伴,或与边防军人巡逻联防,如影随形,以情韵取胜。如今马欣乐之马,则以群马为主运如椽大笔,写骏马驰骋的雄伟壮观,以气势取胜。气势是一种胸襟,是一种才情,是一种阳刚之美、博大之美、流动之美、雄强之美。强调动势之鲜活,注重气势之磅礴,是马欣乐画马作品的灵魂,也是他有别于徐、黄和其他画马名家的独到之处。这种气势美的表现,难度很大,不易表现,它包含以下几种能力:一是对群马的整体的、宏观的把握能力;二是量感和力度的表现能力;三是动感与韵律感的驾驭能力。我以为,苏轼的“当其下手风雨快,笔所未到气已吞”诗句,恰是马欣乐水墨骏马画风的真实写照。

  其实,画马就是画自己,你是什么样的人就能画出什么样的马;画马就是画时代,你身处什么样的时代就能画出什么样的马。马欣乐热爱祖国,热爱民族文化,盼望昌盛的祖国如万马奔腾蒸蒸日上。他坦荡豁达、饱学多艺,胸怀为华人争气、为祖国争光之大志,他画的马也正气凛然,雄姿勃勃,蕴蓄着一种民族振兴的内在力量。从根本上说,马欣乐的画风乃是他的审美理想、个性气质、理论识见、学问修养的总体表现,也是时代的、民族的精神的产物,是他在东方与西方、传统与现代之间不断地进行选择、融合和创造走出的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。

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,主要作为艺术信息、艺术展示、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。以世界文艺为核心,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。旨在传播艺术,创造艺术,运用艺术,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。

联系电话:400-601-8111-1-1地址: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

返回顶部
关闭
微官网二维码

马欣乐

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
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

分享到: